孩子从懂事的时候起,父母就会勤勤恳恳地给他灌输一些原则,指导一些具体的方法。但是,孩子一般听不进去,似乎也听不懂,因为理解这个抽象的理论需要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其实没必要多教。“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可以代表对一个孩子的所有要求,但是孩子很难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那就是教孩子找三个“关键人”。 三个关键数字是什么? 第一个关键人物:榜样。 小龙被周恩来“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的故事感动了。他问父亲:“其他人都在为一份好工作学习,挣更多的钱。周总理为什么要“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 爸爸想了一会儿,但他不好回答。他买了一份《周恩来传》,让小龙自己去找答案。 看完《周恩来传》,小龙成了周恩来的“铁杆粉丝”。他对父亲说:“原来读书也可以救国。我也想像周总理一样去欧洲留学。” 爸爸大大称赞了他的野心。 从那以后,小龙比以前好学多了,成绩进步很快。 “榜样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但这个榜样不能被别人强加给自己,而应该是一个真正被自己说服的人。有了榜样,生活就会有比梦想更现实的愿景,有前进的方向,有黑暗中的晨星。 孩子很难理解为什么成年人为了赚钱和升职付出那么多努力,但是孩子很容易理解伟人的高尚情操,因为他们没有面对过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为未来的工作学习,学习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让他们为一个崇高的目标而努力,更容易激活他们内心的动力。 有些孩子自信地宣称“我最佩服自己”,看似野心勃勃,其实只是自大。崇拜别人并不可耻。很多伟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还有很多孩子,崇拜的对象竟然是“黑社会老大”,野心不太好!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找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现实人物;你应该对你孩子的偶像表现出足够的关注。比如,了解偶像的经历和有趣的轶事,经常和孩子交谈,但不说教,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强化孩子的视野。 第二个关键人物:对手。 萧蔷和小明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个社区。他们的学习经历、家庭条件、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但是萧蔷的学习成绩比小明差很多,因为他没有小明好学。 有一次,父亲和萧蔷聊天,惊奇地说:“我觉得你各方面都比萧蔷强。你为什么落后于他?”?我想我一定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萧蔷争辩说:“他只知道如何愚蠢地学习。” 爸爸说:“不管你学得傻还是巧,最后都要用成绩体现出来。就像给你做饭一样。使用聪明或愚蠢的方法并不重要。厨艺好是真的,对吧?” 萧蔷保持沉默。 爸爸问:“你敢跟小明做对手,在学习上跟他比吗?” 萧蔷说:“你害怕什么?” 爸爸说:“竞争就像打仗。只有研究对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赢。你可以学习小明。你可以在好的方面做得比他好,在坏的方面做得比他好。你一定会赢的。” 从此,萧蔷有了竞争意识,真正关注了小明。他学习比以前努力多了。第一学期结束,他的成绩和小明几乎一样;第二学期结束,已经超过小明了。 爸爸又对萧蔷说:“小明不再是你的对手了。我认为你和娇娇是同一级别的球员。” 萧蔷笑了,他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迎头赶上。 父母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跟他们说了一万遍,孩子也不一定觉得学习很重要。反而觉得无聊,想骂父母“唐僧”。唠叨的嘴会惹毛小妖精。不如给孩子找个对手,重要性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但是我们应该警告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用我们真正的技能去竞争,我们不应该嫉妒。 第三个关键人物:朋友。 我很欣赏邻居家的小华。他稳重、勤奋、礼貌、懂事,学习成绩好。他一直是班长,这正是李老师希望儿子成为的样子。李老师想让儿子和小华交往,但是小华比儿子大两岁,大两个年级,所以他们成为朋友并不容易。 李老师有了一个主意。周末,她经常以和妻子外出工作为借口,把儿子托付给小华的家人照顾。小华的父母都是热心肠的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李老师还特意请小华帮忙指导“小哥哥”。从长远来看,这两个孩子成了好朋友。李老师欣喜地发现,儿子逐渐养成了小华的特点。

ata-track= 32 朋友之间必然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朋友,素质一般处于相同层面。俗话说,“柱棍要柱长的,交人要交强的”,但很多孩子不懂这个道理,倾向于结交跟自己相当或更弱的,这样比较有心理上的优越感。父母不妨帮孩子寻找一个或一些较强的朋友,孩子有了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进步就快多了。

第54招 给孩子一双智慧的眼睛

有一句话说得好: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

但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冲撞、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人们对是非善恶渐渐失去了清晰的判断。孩子进入小学后,活动能力强了,交往广泛了,难免受到“酱缸文化”的影响,从而失去正确的是非观,也就失去了一双智慧的眼睛。孩子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未必会走上邪路,但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失去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从而也就失去了追求幸福的能力。

怎样帮助孩子恢复“视力”呢?

尊重公共规范和传统美德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对法律、纪律、交通规则等公共行为准则保持足够的尊重,并自觉遵守;对传统美德如礼貌、友爱、孝敬、诚信等,也是如此。许多“酱缸先生”喜欢卖弄聪明,施展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本领,对公共规范和传统美德提出质疑。但我们至少要知道,孩子目前还没有判断公共规范和传统美德是否合理的能力,那就不用进行判断,只需遵守就可以了。

不要用肯定的态度谈论社会恶习

一次,一位先生在我的孩子面前谈论公务员考试的“暗箱操作”,我立即制止说:“不要说了!”又补充说:“绝大多数公务员是凭实力考上的,你说的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孩子出去后,那位先生说:“我猜你是不愿让孩子听到这个话题,但现在的孩子天天上网,什么不知道?让孩子学点‘潜规则’,不是什么坏事。”

我说:“现在空气污染严重,尘沙天气多,早上穿白衣服出门,晚上回来,可能变成‘黑衣服’了。那么,穿白衣服的人,会不会索性将衣服弄黑呢?孩子的思想比成年人的干净得多,应该教他们爱干净,怎么能故意将他们弄脏呢?”

那位先生不说话了。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社会恶习,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知道,它们并不是好现象,而是应该根治的现象。孩子将来会不会被污染,谁都难以预料,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孩子干净的心灵保持更长的时间。如果以肯定的态度谈论社会恶习,等于将孩子往污水坑里推,不是太可笑、太不负责了吗?

孩子上网时盯着点

当前,网络是文化脏乱差的重灾区,各种流言蜚语、邪恶观念甚嚣尘上,对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事实上,即使成年人,看了太多垃圾信息,也会影响情绪。在网络化时代,完全禁止孩子上网,不太现实,但应该限定时间和限制内容,帮助孩子避开污染源。当孩子上网时,最好盯着点,以防越轨,还能针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即时予以解答。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有必要掌握一个原则:正面引导。例如,在评价“小悦悦事件”时,不妨告诉孩子,路人们不一定都像媒体批评得那样冷漠,有的人担心发生误会,使事故责任落到自己头上;有的人比较穷,掏不起为悦悦治疗的医药费,不敢帮忙;也有人舍不得为了帮助别人掏钱;更多的人以为,即使自己不帮悦悦,别人也会帮忙,这是“责任分散原理”造成的心理误区,中国、外国都经常发生类似的现象……这样,可避免孩子得到一个“社会冷漠”的错误印象。

不喊,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53招,54招。 第1张

假设感到讲不好,可以暂时搁置,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还要想一想才能告诉你。

对国产影视剧,为孩子设定限制

不少国产影视剧是垃圾文化的又一发源地。今天的不少影视人,是非观淡薄,对艺术缺乏足够的尊重,加之生活底蕴、创新能力不足,拿出的作品,纯属胡编乱造。最常见的弊端,一是违反了一条基本准则: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是跟审美规律唱对台戏,正面人物往往丑陋,坏蛋反倒英俊漂亮。这两条,对缺乏判断力的孩子来说,负面影响极大,影视剧看得越多,人会变得越蠢,思想越混乱。

事实上,美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之一。而许多孩子可能宁可做个漂亮的坏蛋,也不愿做个丑陋的好人。我曾遇到一件趣事:一次,我带朋友的孩子参观清华大学,正赶上一班清华老校友开校友会,他们年纪都很老了,形象自然不咋的。那孩子忽然冒出一句话:“叔叔!我以前对考清华很向往,现在不想了!”她的意思是:她将来宁可当个平庸的漂亮老太太,也不愿当个丑丑的成功人士。她成年后观念也许会变,但这却是她此时的真心话。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远离假丑恶的影视剧。国产影视剧自然也有一些好作品,但不能以名气和票房来判断。我们可以拿出判断力,为孩子挑选一些干净的影视剧,至于其他的,还是不看也罢!

不喊,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53招,54招。 第2张

第五十三、五十四招完

关注我揭秘下面的新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