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考点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⒉点燃前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⒊点燃蜡烛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⒋熄灭蜡烛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考点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O2 + Ca(OH)2===CaCO3↓+ H2O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考点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1)考点4 药品的取用⒈识记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⒊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考点5 物质的加热⒈酒精灯的使用⑴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⒉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考点6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7 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考点8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梳理]考点1 空气成分的发现⒈科学史: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⒉实验方法及原理:曲颈甑(盛空气)的热汞。 汞 + 氧气——→ 氧化汞⒊实验现象及分析⑴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粉红色粉末。 体积减少约1/5 ⑵容器里的空气 剩余气体约4/5⒋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考点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考点3 混合物和纯净物⒈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⒉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考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氧气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考点5 物质的性质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考点6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⒉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0343265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⒊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考点7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⒈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⒉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⒊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⑶红磷要过量;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⒋实验讨论:⑴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⑵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考点8 氧气的化学性质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物质 反应现象(在O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木炭 ⒈发出白光⒉放出热量 C + O2=== CO2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硫 ⒈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⒊放出热量 S + O2=== SO2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红磷(暗红) ⒈产生大量白烟⒉生成白色固体⒊放出热量 4P + 5O2=== 2P2O5 此反应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铝(银白色固体) ⒈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4Al + 3O2 ===2Al2O3 ⒈铝非常薄⒉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⒊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 ⒈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2Mg + O2=== 2MgO 铁丝 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 + 2O2====Fe3O4 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⑵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考点9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⒈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⒉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⑴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⑵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⑶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考点10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⒈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⒋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氧气与其它物质的燃烧反应现象,氧气验纯,检验常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与磷的反应装置的各种改进。谢谢。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2633063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 M有机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 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 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 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论含氮量 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 (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 ,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缓慢氧化的条件 (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 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四、燃料有关问题 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 六、本单元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要熟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从第一课到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需要重点复习什么 第1张

邮箱,发给你 追问 2374685462qq的 追答 已发送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好说。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是有关物质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5333131变化的学问,化学家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化学改变了世界,它能创造出我们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如今,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为了在学习化学时能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我们应该适时的为所学知识以及内容进行分类。生活中的材料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若为直接在自然界中获得的为天然材料。如:木材、棉花、羊毛等。若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加工的则为人工合成材料如:不锈钢、玻璃塑料等。化学能解决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等重大问题。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架设从贫穷走向繁荣、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地球走向太空的桥梁。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木炭燃烧、点燃镁条、冶炼钢铁等都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常常包括物体的大小、形状改变、以及三态变化。我们应该从本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产生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这些现象并不能完全判定是否是化学变化,如炸药的物理膨胀、电灯发光发热都是物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如颜色改变、温度升高等。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物质状态从固态、液态或气态之间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多种分类,如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吸收、放出热量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类。从微观上讲,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没有改变;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一般情况下都不改变(除聚变、裂变外①)。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尽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重难点:化学式表示的含义以H2O为例:宏观上,表示水这种物质、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以Fe为例:宏观上,表示铁这种物质、铁元素。微观上,表示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铁原子。化学探究的6步: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制定计划并实验。4、收集证据。5、得出结论。6、交流评价。注释:①核聚变是原子核内部的变化,他超过了化学变化的范围,同时又生成了新物质,自然两种变化都不属于。在复习步入化学殿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原子有类别之分,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一、化学真奇妙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与其他领域化学能够解决的问题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分子→原子化学式的概念 二、体验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学会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化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反思的方面以及注意事项例题:1、自然界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 C.二氧化碳循环 D.水的天然循环答案:D2、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答案:C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  )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答案:D4、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升华B.铁栅栏生锈C.活性炭除臭D.霓虹灯闪烁答案:B解析: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方程式为:2Fe+O2+2H2O=2Fe(OH)2 4Fe(OH)2+H2O+O2=4Fe(OH)3Fe(OH)3Fe2O3·xH2O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一定量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都不会发生改变,变化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分子间的排列方式。这是物理变化。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自由的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的扩散。路上的水“消失”,是因为水蒸发(汽化)。开锅盖有水滴是因为冷凝(液化)。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间隔增大,离开液体表面,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间隔缩小,气态变回液态。分子特点:分子小、有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水通过三态变化,既实现了自身净化,有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补充了淡水资源。由于水中含有泥沙、可溶性矿物质、细菌等杂质,我们在对天然水进行净化时需要进行:沉降(加明矾)、过滤、杀菌消毒。若要得到纯水还需经过蒸馏。过滤方法:简称“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1、滤纸上方低于漏斗边缘。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烧杯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3、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粗盐(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矿物质水、空气。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Ag单质、蒸馏水、黄金等。从微观角度来看单质是有一种原子或一种分子构成的。对于硬水和软水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别。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多沉淀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沉淀多的为硬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采用加热煮沸(生活中)或蒸馏(实验室)的方法。注释:①教科书上一直所写的过滤方法都是错误的(来自百度化学吧http://tieba.baidu.com/p/3186804312)内容来源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赵宝祥。本内容提及来自山东省化学会夏令营教授提出的问题。本次指出的问题是贴这个环节,操作要领中要求滤纸要紧贴漏斗挤干净气泡,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过滤速度奇慢。这其实很简单理解、如果贴紧过滤真正的过滤有效区域只是漏斗底部的一点点,而不贴紧过滤过滤的有效区域就会增大很多。真正的操作讲求的是实用是效率,鉴于此刨根问底。为何教科书上会使错的呢。原因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早期的漏斗(见右图),周围是有凹槽的,所以要贴紧,这样的贴紧不可能会让让漏斗毫无缝隙,故过滤速度还是很快的。而现代人比较懒,并且随着工艺水平的进步,开始做光滑的漏斗,中国化学教育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借鉴外国文献,文献记载的是有凹槽漏斗使用的要点,而教科书误以为漏斗都应该如此使用,所以使过滤速度奇慢。面对当前的形式,一种是恢复原有的漏斗形状,另一种就是采用新式的折叠滤纸方法(详见http://tieba.baidu.com/p/2249167216)。而非一味的贴紧。化学的学习,重在实践,应从实用性的角度分析问题。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2、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液面下降少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液面下降多。3、两只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约为1:2(O:H)。简称:氢负氧正,氢二氧一。实际上,气体体积比不为1:2原因是在此温度下,氢气的溶解度小于氧气的溶解度,部分氧气溶解在了水中。气体种类的检验:正极上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是氢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如2H2O2H2↑+O2↑,2KClO32KCl+3O2↑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用手轻轻触摸,观察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H2O、H2、O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Au、He都是由原子构成,它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同样的,NaCl、KNO3、(NH4)2SO4这一类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它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在复习探秘水世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分子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3.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4.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6.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化合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一、运动的水分子水的三态变化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分子分子的特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二、自然界中的水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的特点水的天然循环的作用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人工净化天然水的步骤过滤、蒸发的注意事项 三、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水的分解反应实质水的分解反应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反应实质水的合成水的合成反应现象水的合成反应实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例题:1、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答案:D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泥沙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B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熟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答案:D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出现的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前进的方向。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3、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结论:1、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较大的空间。2、极少数的α粒子撞到了质量较大的,带正电的原子核而被弹回。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可以再分。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所带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高的离核较远,能量低的离核较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最外层电子小于4的容易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2或8);大于4的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2或8)。因此,金属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不易失不易得。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离子,如Na+、Cu2+。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12C)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的质量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有元素符号及信息见附录。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每一个元素都采用统一的符号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原子核内质子数是连续自然数,按这个规律排成一张表,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探索未知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它为发现新的元素和化合物、预测新元素的性质提供了线索,为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理论指导。元素周期表有7横行18纵行,一横行一个周期,一纵行一个族(8、9、10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族)。1869年,门捷列夫制成了第一章比较完善的元素周期表。许多族有特定的名称,比如最左边一族(除氢以外)称为碱金属,第二族称为碱土金属,第十七族称为卤素,0族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从左向右每一个周期内电子层数相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每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任何纯净物都有特定的组成,都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分子构成物质的式子也叫分子式。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在化合物中个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某物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也叫相对分子质量)。求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方法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除以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量。在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知道原子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2、记住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知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及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3、记住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把握化合价与化学式之间的相互关系。4、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实验得出的结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电性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原子的定义、特点原子中的电子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电子的作用离子原子质量的计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元素元素与元素符号元素的定义化合物、单质的定义化学符号代表的含义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的简史元素周期表中的特定名称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及其意义化学式的定义分子式的定义学会写常见的化学元素化合价化合价的定义化合物、单质中化合价的规定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计算物质的化学式量和质量比例题:1、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C解析:原子核可以再分,不是实心球体2、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现象 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 红墨水加入水中后,整杯液体变为红色 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解释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分子间存在间隔答案:C解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也谢谢你喽 追答 不客气,我还有一本自己写的书,总结这初中所有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http://wenku.baidu.com/view/f836f8b2998fcc22bcd10d69.html 不客气,我还有一本自己写的书,总结这初中所有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http://wenku.baidu.com/view/f836f8b2998fcc22bcd10d69.htm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从第一课到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需要重点复习什么 第2张

1.在试管中加入5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zhidao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1 现象:有很少的气泡,但木条没有复燃(原因: 氧气量太少) 结论:过氧化氢常温下缓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实验2 现象:有大量气专泡,带火星木条伸进,很快复燃 结论:二氧化锰使反应变快,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讲述:如果在反应前称量二氧化锰质量,属反应完后过滤并干燥后再称量,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再加入过氧化氢,继续反应,可重复使用。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1.取两只小试管(便于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验证氧气百的产生验证)2。向第一只小试管中加度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小木条未复燃,说明二氧化知锰不能产生氧气3.向第二支小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道,小木条未复燃,说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较慢(之前要交代)4将5%的过氧化氢倒入第一只试管中,立即将带版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发现带火星的小木条复权燃,说明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搭好后,把导气管伸入水槽,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里会不会copy冒出气泡,有气泡说明气密性好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3,排水集气法收集,等气zd泡均匀冒出后再收集,收集前集气瓶用水装满,不能有气泡。

取一支干试管装入少量过氧化氢 实验知开始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发现木条没有复燃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再用带火道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发现木条复燃了 说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生成大版量氧气 其实第一次实验中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自己分解成水权和氧气 只是量太少 无法使木条复燃 在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后就能产生大量氧气

要答案还是题目加答案?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氯酸钾制氧气 B.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C.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D. 分离空气制氧气2. 下面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 剧烈燃烧 B. 火星四射 C. 放出大量的热 D. 生成黑色固体3.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 )A. 氮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4. 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在标准状态下,氧气不易溶于水C. 发生化学反应时,都有热量放出 D. 氧气具有可燃性5.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 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C. 食品包装时冲入氮气以防腐 D. 稀有气体用于充填灯泡以延长灯泡的寿命6. 在空气中点燃一支蜡烛时,发生的变化是 ( )A.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 只有物质形态的变化C. 只有化学变化 D. 只有物理变化7. 首先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普里斯特 B. 舍勒 C. 阿佛加德罗 D. 拉瓦锡8. 在100mL空气里,氧气约有 ( )A. 2.1kg B. 21L C. 21g D. 21mL9.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 水蒸气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E. 稀有气体10.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 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凡是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C.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二氧化锰 B. 五氧化二磷 C. 高锰酸钾 D. 过氧化氢1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食盐水 B. 冰水混合物C. 净化后的空气 D. 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物14. 检查集气瓶里氧气是否集满的简便方法是 ( )A.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262373363 B. 把燃烧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口C.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用鼻子闻气味15.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铁架台 C. 试管 D. 蒸发皿二. 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的答案)1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 不使用催化剂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1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 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 用100mL的量筒量取8.5mL的水 D. 用剩的药品立即放回原瓶中18. 下了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 )A.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B.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19. 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呼吸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 食物腐烂 D. 液化石油气燃烧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一定燃得更旺B.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一定是剧烈的氧化反应C.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也一定不能在氧气中燃烧D. 做某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的少量水都可以用细砂来代替三. 填充题21.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也可以写化学符号表示式):(1) 汞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红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铁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在氧气中点燃:①细铁丝;②木炭;③硫;④红磷。(用序号填写)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____;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____________;有很浓的白烟生成的是____________;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______;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23. 如果把自然界的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则小于78%。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根据表内的数据填空:名称 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密度(g/L)(0oC、101.3kPa) 沸点(oC) 20oC1体积水中溶解的体积为氮气 78.09 1.2505 -195.8 0.015氧气 20.95 1.429 -183.0 0.031氩气 0.93 1.784 -186.0 0.035二氧化碳 0.03 1.977 -78.44 0.88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密度最大的气体为(用符号表示)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把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降温加压后,先液化的气体是___________,将完全液化后的空气升高温度,最先气化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四. 实验和综合25. 按要求填写仪器的名称(每个空格只须填写一种最主要的仪器):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粉末状用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和滴加少量的液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26. 右图是实验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请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2) 请指出图中的错误(下列空格可以不填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收集可以用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法。(4) 下面是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装入少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实验室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若在实验室用这种药品来制取氧气,是否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为什么?27. 写出在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时的可能原因(只需各写一个原因)。(1)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2)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后很快熄灭。(3) 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时,有少量的药品附着在试管口的试管壁上。(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浸在水中的导气管口没有气泡冒出。(5) 把锌粒放入试管中时,试管底破裂。(6)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28.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用列表法回答,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的现象和结论)29. 已知一氧化碳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现有一瓶气体,它有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该气体进行如下的实验:①将该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②将该气体点燃,产生蓝色的火焰;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访,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把烧杯迅速得到转过来,注入少量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在该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的可能组成是(可以不填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钢铁制品的生锈现象是钢铁制品损坏的主要原因。某个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生锈的原因,作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经过几天的实验观察,发现A中的铁钉首先生锈了,B和C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煮沸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蒸馏水中的少量氧气)。请你分析钢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并提出两种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