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概率

看图里面的步骤就行啦

难度不大,很基础的题目,要好好学习哦!加油。

击中的概率为0.7 没有击中的概率就为1-0.7=0.3 恰好有两次击中,就是另外两次没击中.C42就是从4次里面选两次p=C42x0.7*2x0.3*2=0.2646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P(4次击中2次)=(4C2)(0.7)^2.(0.3)^2=6(0.7)^2.(0.3)^2=0.264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解如图。 追问 老师请问用的什么公式

高中概率 第1张

C就是组合,不考虑顺序。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为一组,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我们把有关求组合的个数的问题叫作组合问题。扩展资料: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第一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1,第二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2,……,第n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n,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方法属于集合A1UA2U…UAn。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合理分步的要求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与后来的离散型随机变量也有密切相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合

高中概率 第2张

C就是组合,不考虑顺序。比如从一个袋子有一个红球一个蓝球,一个黄球,现在要从中摸两个球出来,可能的情况有哪些:如果是C的话:那就是一红一蓝,一红一黄,一蓝一黄三种情况。这个就没考虑顺序。如果是A的话:那就是先红后蓝,后红先蓝,先红后黄,后红先黄,先蓝后黄,后蓝先黄,就变成6种情况了。扩展资料: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例如,从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设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为m/n。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该常数即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常用P (A) 表示,与“几率”不同,一个事件的几率(odds)是指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与该事件不发生的概率的比值。柯尔莫哥洛夫于1933年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如下:设E是随机试验,S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的每一事件A赋于一个实数,记为P(A),称为事件A的概率。这里P(A)是一个集合函数,P(A)要满足下列条件:(1)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A,有P(A)≥0;(2)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Ω,有P(Ω)=1;(3)可列可加性:设A1,A2……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即对于i≠j,Ai∩Aj=φ,(i,j=1,2……),则有P(A1∪A2∪……)=P(A1)+P(A2)+……在一个特定的随机试验中,称每一可能出现的结果为一个基本事件,全体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基本空间。随机事件(简称事件)是由某些基本事件组成的,例如,在连续掷两次骰子的随机试验中,用Z,Y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出现的点数,Z和Y可以取值1、2、3、4、5、6,每一点(Z,Y)表示一个基本事件,因而基本空间包含36个元素。“点数之和为2”是一事件,它是由一个基本事件(1,1)组成,可用集合{(1,1)}表示,“点数之和为4”也是一事件,它由(1,3),(2,2),(3,1)3个基本事件组成,可用集合{(1,3),(3,1),(2,2)}表示。如果把“点数之和为1”也看成事件,则它是一个不包含任何基本事件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P(不可能事件)=0。在试验中此事件不可能发生。如果把“点数之和小于40”看成一事件,它包含所有基本事件,在试验中此事件一定发生,称为必然事件。P(必然事件)=1。实际生活中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空间中元素所组成的各种子集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研究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通常一次实验中的某一事件由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实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这种事件就叫做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即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概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C表示组合数。C(n,m) 表示n选m的组合数,其中n是下标 , m是上标 (C上面m,下面n)。概率公式中的组合公式是:c(n,m)=n!/[(n-m)!*m!]等于从n开始连续递减的m个自然数的积除以从1开始连续递增的m个自然数的积。

如果m在下面,n在上面,意思就是在m个元素中选出n个元素有多少种组合(无顺序,即a,b,c和c,b,a算一种)

书本不是有概念吗,意思是在下标的数目里面选出上标的数目,然后不按顺序排列,有多少种选法。它的解法比较难表达,例如C上标2下标5的话,就是5乘4除以2乘1

一、含义不同1、“A”:A代表排列,是排列的种数,与顺序有关 。2、“C”:C代表组合,是几个数组合在一起有几种方法,不论数的顺序二、计算方法不同1、“A”:计算时需要考虑顺序。排列可分选排列与全排列两种,在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排列种,当m<n时,这个排列称为选排列;当m=n时,这个排列称为全排列。n个元素的全排列的个数记为Pn。2、“C”:计算时不需要考虑顺序。计算公式为或者三、规律不同1、“A”:重复排列(permutationwith repetiton)是一种特殊的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作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可重复排列。当且仅当所取的元素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则两个排列相同。2、“C”:重复组合(combination with repetiton)是一种特殊的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不管其顺序合成一组,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可重复组合。当且仅当所取的元素相同,且同一元素所取的次数相同,则两个重复组合相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合

一、性质不同1、“A”:A代表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2、“C”:C代表组合,是几个数组合在一起有几种方法,不论数的顺序。二、定义不同1、“A”:排列,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有限集的子集按某种条件的序化法排成列、排成一圈、不许重复或许重复等。从n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1≤m≤n)个不同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无重复排列或直线排列,简称排列。2、“C”:组合,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从n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不同元素(0≤m≤n),不管其顺序合成一组,称为从n个元素中不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三、规律不同1、“A”:重复排列是一种特殊的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作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可重复排列。当且仅当所取的元素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则两个排列相同。由分步记数原理易知,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可重复排列的不同排列数为 。2、“C”:重复组合(combination with repetiton)是一种特殊的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选取m个元素。不管其顺序合成一组,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可重复组合。当且仅当所取的元素相同,且同一元素所取的次数相同,则两个重复组合相同。从n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选出m个元素的不同组合种数记为 或 ,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A”是排列方法的数量,跟顺序有关。例如:n个不同的物体,要取出m个(m<=n)进行排列,方法就是A(n,m)种。也可以这样想,排列放第一个有n种选择,第二个有n-1种选择,第三个有n-2种选择,……,第m个有n+1-m种选择,所以总共的排列方法是n(n-1)(n-2)……(n+1-m),也等于A(n,m)“C”是组合方法的数量,跟顺序无关。比如:C(3,2)表示从3个物体中选出2个,总共的方法是3种,分别是甲乙、甲丙、乙丙。(3个物体是不相同的情况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解法一:总数为C(5,3)=10方是从两个方中取出2个方的,取法种数为C(2,2)=1圆是从三个圆中取出1个圆的,取法种数为C(3,1)=3故所求的概率P=3/10,如您所解。解法二:第一次从5个图中取1个方,概率为2/5第二次从剩下的4个图中取1个方,概率为1/4,第三次从剩下的3个图(正好是3个圆)中取1个圆,概率为1(必然事件——不论取的是哪一个,总是圆)如果认为所求的概率是1/10,那么其错误在于:谁告诉我们第一次、第二次就是取“方”的呢?如果这样想,那么还应该考虑:“第一次是方、第二次是圆、第三次是方”和“第一次是圆、第二次是方、第三次是方”的情况,三概率相加!!!

第一次m有1/2/3/4四种情况,第二次n有1/2/3/4四种情况,总共有4*4=16种情况。m+n<=3的情况有三种,1、m=1,则n=1或者2 2、m=2,则n=1 这三种所以取到m+n<=3的概率为3/1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首先,m+n小于等于3的情况只有:1+1 1+2 这两种。再算总的情况有多少种:第一次拿出的情况可能是1、2、3、4四种第二次和第一次是独立事件 因为要放回去再拿,所以第二次也会有 1、2、3、4四种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他们的乘积,所以总的情况有16种。小于等于三的情况有2种,总的可能性有16种 那么m+n小于等于三的概率:2除以16等于八分之一。 追问 好像不对 没考虑12 21这个问题 追答 应该是 下面这个回答 3/16

高中概率统计公式的A是排列。C是组合。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permutation)。特别地,当m=n时,这个排列被称作全排列。组合(combination)是一个数学名词。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为一组,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我们把有关求组合的个数的问题叫作组合问题。扩展资料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公式口诀: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列组合

高中概率统计公式的A是排列。C是组合。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permutation)。特别地,当m=n时,这个排列被称作全排列。组合(combination)是一个数学名词。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为一组,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我们把有关求组合的个数的问题叫作组合问题。扩展资料:在独立随机事件中,如果某一事件在全部事件中出现的频率,在更大的范围内比较明显的稳定在某一固定常数附近。就可以认为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这个常数。对于任何事件的概率值一定介于 0和 1之间。有一类随机事件,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只有有限个可能的结果;第二,各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具有这两个特点的随机现象叫做“古典概型”。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现象,随机现象产生的结果构成了随机事件。如果用变量来描述随机现象的各个结果,就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有有限和无限的区分,一般又根据变量的取值情况分成离散型随机变量和非离散型随机变量。一切可能的取值能够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可能的取值充满了一个区间,无法按次序一一列举,这种随机变量就叫做非离散型随机变量。排列组合计算方法如下:排列A(n,m)=n×(n-1).(n-m+1)=n!/(n-m)!(n为下标,m为上标,以下同)组合C(n,m)=P(n,m)/P(m,m) =n!/m!(n-m)!;例如:A(4,2)=4!/2!=4*3=12C(4,2)=4!/(2!*2!)=4*3/(2*1)=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A-Arrangement 排列数 A(n,m)=n(n-1)(n-2)……(n-m+1)= n!/(n-m)!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n,m)表示。 追问 这个是在高中的第几本书书里学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A可以理解为一个集合在概率中的专门术语称为事件还有就是排列的缩写符号

P(A)表示A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实A没有特殊意义,也可以用其他字母代替。

排列(有顺序):mAn=m*(m-1)*.....*(m-n+1) 组合(无顺序):mCn=m*(m-1)*.....*(m-n+1)/(1*2*...*n)等可能事件:P(A)=m/n 互斥事件:P(A+B)=P(A)+P(B) P(A·B)=0 独立事件:P(A·B)=P(A)·P(B)